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车驾还京师德音 晚唐 · 僖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十九
朕闻天以阳居大夏
地以阴居元冬。
是明任德而不任刑也。
帝舜则举两阶之干羽。
成汤开三面之网罗。
是明好生而不好杀也。
朕以眇身。
嗣膺大宝。
垂三百年之宗社。
奉十七圣之威灵。
夕惕朝乾。
不忘寤寐。
岂谓衅生于地。
谪见于天。
霾尘暴起于两京。
蛇豕交横于四野。
宗庙乏飨。
干戈日寻。
盖获戾于上元
俾流灾于下土。
前岁才归大国。
又及播迁。
信由倚任之非良。
有愧精诚之未至。
贬衣损食。
庶塞乎愆违。
履薄临深。
每增于战惧。
方修郊庙。
且复京畿
而驻驿才安。
还宫可俟。
虔诚罔通于穹昊。
兵革又起于藩维。
盖以朕不敏不明。
君临兆庶。
仁不能叶生成之旨。
义不能符断割之几。
智无周物之明。
信寡应时之用。
陷蒸黎于涂炭。
致王室之险艰。
绵历岁时。
于兹八稔。
顾兹颓紊。
职朕之由。
且朕深宫九重。
跬步千里。
目虽视而不见。
耳虽听而不闻。
罪在朕躬。
痛入骨髓。
但仰天而投泣。
恨无地以容身。
抚几兴言。
何嗟及矣。
今则敬行避殿。
减膳彻县。
食无海陆之珍。
耳绝管弦之乐。
唯加惕励。
冀遂感通。
将宏及物之恩。
在布惟新之令。
应天下见禁囚徒。
除十恶忤逆。
官典犯赃。
持仗劫杀。
合造毒药。
开发坟墓。
其馀罪轻重递减一等。
左降官各与详所犯量移。
如巳经两度量移者。
宜并放还。
仍仰所在州府。
限德音到日。
准敕处分讫。
分析闻奏。
左降官及流人。
身有死者。
并许归葬。
凤翔府所管吏军百姓等。
切令招葺。
归安
纵与李昌符关连。
情非巨蠹。
及父兄在陇州城内。
事出胁从者。
一切不问。
陇州城内军吏百姓。
不得辄令损伤。
戴礼之文。
务先掩骼。
应有未葬骸骨。
及横尸在路。
委所在长吏速与收敛藏瘗。
其自兵荒以来杀伤之处。
委所在州县以孟冬赏死事之日。
于北郭除地。
用鸡豚设祭。
所贵以导和气。
且慰幽魂。
前年冬未出京之时。
如闻文武朝臣。
怆惶奔窜。
或因冻馁。
或遭锋刃。
遂致毙踣。
深可悯伤。
自累年来。
朝臣有因谪宦。
遂致殒身。
制使遽闻枉横。
宜令中书门下寻访。
各与赠官。
孝弟承家。
忠贞奉国
既显扬名之道。
宜加布泽之荣。
应内外文武臣及诸道节度观察防禦使随驾诸军头亡父母。
并准旧例。
各与追赠追封。
如有母亲见存者。
各与进封。
左右神策及随驾诸部兵士等。
戈负弩。
侍卫勤劳。
既效节以输诚。
实竭忠而排难。
永言勋绩。
宜有甄酬。
其随驾诸都头
宜各与勋爵。
未有功臣名号。
具将士次第填补。
不得虚被衣赐。
有紊典章。
如覆视不实。
节度使奏取进止。
判官重加贬责。
其边地沃壤极多。
岁收可望。
如闻耕牛素少。
戍卒苟安。
唯长蒿莱。
俱乏衣食。
节度使良田之处。
更议添人。
均配膏腴。
令其耕种。
制置利便。
酌中。
南山及平夏党项。
尽是百姓。
须令保安
长吏若能抚绥。
蕃人自然宁息。
切不得妄有侵扰。
致其怨嗟。
常须使商旅往来部落。
不得阻塞。
致理必先于尚俭。
伤风莫甚于穷奢。
朕苑囿不修。
珠玉不宝。
所思敦素。
每务去华
如闻卿大夫庶士。
近者竞崇侈靡。
莫辨等威。
服玩车舆。
皆越制度。
蠹于教化。
朕甚悯焉。
卿大夫当助我纪纲。
为人表则。
宜修俭约。
以变嚣风。
京师应有奢僭违令式者。
闻之当行朝典。
诸道申奏。
有草贼州县。
本皆齐人。
迫于冻馁。
召聚徒侣。
遂肆猖狂。
并仰所在长吏明加晓谕。
有能自新首罪。
一切不问。
如稔恶不悛。
事状难恕。
委所在长吏设法擒捕。
不得漏网。
上京诸司及天下州府负犯逃走罪人。
今春巳降德音。
除本罪合至死者。
咸通五年以前。
并停追捕。
归还故土。
其数至多。
虑被奸人递相恐动。
悉委所在告谕。
令其乐业。
无致惊惶。
如归复者恶迹贯盈。
不能改过。
更有违犯。
寻勘不虚。
便仰并举前愆。
一时痛断。
不得容隐。
侵害良善。
江淮商贾。
业在舟船。
如闻近日官中掳借甚苦。
或倾夺以充运米。
或题关以备载军。
非理滞留。
散失财货。
州县虽云和雇。
商人焉敢请钱。
本求锥刀。
翻成损折。
纵有冤屈。
岂能申论。
道路怨嗟。
莫甚于此。
自今以后。
委所在长吏切加禁断。
其所合供过军等舟船。
唯许空载航船。
便给见钱雇召。
如见装货物者。
切不得强令腾倒。
其州县所合雇船脚。
多无本色钱物。
皆是率配疲人。
起今以后。
并仰以上供钱充给。
如有茶盐舟船。
关系三司榷课者。
任准元敕处分。
自蛮寇侵扰。
连岁用兵。
耗蠹生灵。
海运为甚。
驱我赤子。
深入沧波。
睹骇浪而魂飞。
汎洪涛而心死。
继有覆溺。
多不上闻。
仍遣赔填。
急于风火。
哀其巳死之众。
不可复追。
念兹将毙之徒。
用延馀息。
江淮四道运粮。
所有沈覆米损船纲官所由船户及元发州县合赔填者。
并从放免。
更不得校料追徵。
应阙海运留系勘者。
并一时释放。
唯造船官吏须有勘覆者。
不在此限。
近日虫蝗。
米谷翔贵。
所在州府。
须使通流。
况闭籴之条。
著在格令。
近关州府通舟船处。
不得约勒商人。
固违敕旨。
江淮钱物到。
各宜优赏。
以身许国。
致命捐躯。
虑兹尽瘁之诚。
宜饰始终之典。
自兵兴以来。
所在都头大将
身殁王事。
未经赠官者。
仰本道各与分析闻奏。
量功劳优与赠官。
如有子孙。
仰本道各与补职。
存济。
行营将士。
如身殁王事者。
其衣粮并仰给与兄弟男侄。
如有父母无给养者。
切在安存。
勿令冻馁。
虽累有处分。
可一切施行。
或有义士忠臣。
图功立事。
力当国难。
身殁贼锋者。
宜委中书门下优与赠官。
兼访子孙。
俾沾禄仕。
用伸激劝。
冀洽恩荣。
扈从之劳。
辛勤备履。
若无升进。
何以奖酬。
其到兴元宫文武官等。
宜令优与迁改。
如巳经奖擢者。
特与量加阶爵。
贞观开元之后。
建中元和以来。
翊戴皇家。
扶持宗社。
勋绩巳铭于鼎鼐。
谋猷实在于册书。
如闻子孙或多淩替。
太师汾阳王子仪临淮王光弼西平王李晟咸宁王浑瑊太尉秀实颜真卿颜杲卿以下子孙。
宜各与一子九品正员官。
其子孙有才术可称。
中书门下量才叙用。
以劝勋贤。
律有驱率之科。
所宜原宥。
人无险诐之路。
固可矜宽。
其陷伪庭官寮。
多因迫胁。
旋宜叙用。
勿使栖迟。
左右神策军及沿边诸镇将士。
或堤防藩窃。
或控扼封陲。
戴甲戈。
眠沙卧碛。
无抱子弄孙之乐。
有离乡去里之嗟。
自乱离以来。
衣粮多阙。
顾兹疲弊。
深轸朕怀。
盖缘诸道赋税未来。
致使如此。
宜委度支户部盐铁使
各委官吏催促江淮及三川上供钱物。
充给两军及边镇将士衣赐。
如催勘有序。
其官吏各与优奖。
如全无次第。
必议惩责。
于戏。
朕以寡昧。
托亿兆之上。
不能克相上帝。
宠绥四方。
履地戴天。
痛心疾首。
是在股肱叶力。
藩翰同心。
保列圣之洪基。
佐冲人之薄德。
共成兴运。
以副殷忧。
为政之方。
实资共理。
且一邑之政。
由乎令长。
一郡之政。
由乎牧守。
一方之政。
由乎藩翰之臣。
夫政修于上。
则化行于下。
可以安人理国。
可以阜俗康时。
此古今之通理也。
乾符之后。
广明以前。
节制廉问之臣。
牧县之吏。
或抡拟不当。
或铨择非良。
藩翰者。
则惠养抚绥之术蔑闻。
居牧宰者。
则贪惏苛虐之风益甚。
或淫刑滥杀。
或剥衣及肤。
失业亡家。
南子北。
多使饥者不得食。
寒者不得衣。
奔窜道途。
跧藏山谷。
耕桑甚废。
旱沴相仍。
结为仇雠。
聚为盗贼。
冤愤之气。
上达于九天。
激怒之威。
横行于千里。
虔刘郡邑。
屠戮生灵。
怀逆节者。
得以逞其凶桀。
恣为暴扰。
蕴忠诚者。
虽欲平其祸乱。
益费机谋。
既往难追。
将来可保。
切在递加激谕。
渐致和平。
倘或刺史知惠养之方。
县令有抚绥之术。
公清克己。
廉慎当官。
绩效彰闻。
当与迁擢。
如或贪残不理。
害我疲人。
中书门下重加惩殿。
仍令诸道长吏观察判官切加察访
每岁具善恶奏闻。
自属兵戈。
全妨耕稼。
遂令垄亩。
尽变污莱。
盖以杀伤之馀。
流亡益甚。
宜加招抚
渐复农桑。
如有刺史县令
招收户口。
开垦荒田。
置买耕牛。
修置农具者。
委所在观察使精加点勘。
具数闻奏。
当据课效高低。
优加升奖。
朕端拱穆清。
思宏理道。
用忧勤而补过。
守慈俭以律身。
上展孝思。
下康庶务。
其于祀事。
尤在精崇。
常忧多难以来。
有乖敬慎。
至于牲币之数。
醯醢之宜。
必尽吉蠲。
或免简易。
宜委所司切加钤辖
不得因循。
夫俭者德之恭。
侈者恶之大。
唐尧土阶三尺。
夏禹菲食卑宫。
先圣遗风。
后王轨范。
其有司合进常膳三分。
宜减一分。
六宫嫔御。
见在者人数不多。
此外不令更有添置。
或有因缘寇盗。
流落外方。
宜委所在长吏
便与嫁遣。
任自营生。
不用送到驾前。
冀免虚有劳费。
自此诸道更不用进声乐及女弟子。
歌舞衣服。
绮缯组绣。
雕镂珠玑。
颇害女工。
实妨农事。
奇技淫巧。
往哲所讥。
况遇艰难。
尤宜俭素。
其诸道不得进奉纹绣宫锦雕镂轻靡彰施之物。
五坊鹰犬。
以备时蒐。
方当勤恤之时。
宁有畋游之乐。
其鹰犬并令解放。
不用更置。
诸道亦不须进送。
艰难巳久。
增修未知。
展瑞披图。
良多内愧。
且以为白乌丹鹊。
不如孝子忠臣。
甘露醴泉
未若风调雨顺。
自今以后。
诸道所有祥瑞。
并不要图画及进。
辅成教化。
实在贤良。
用副旁求。
必资博采。
宜令文武常参官举刺史县令有异政殊绩者。
沦滞山林有奇文异行者。
所期表异。
无或面欺。
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各加旌表。
以示乡闾。
父老有年九十以上者。
赐帛二匹。
五石。
仍令所在以上供物支付。
瘖聋跛躄鳏寡孤独者。
委所在切加存恤。
无使恓惶。
名山大川。
兴云致雨。
冀保顺成之岁。
宜申望祀之仪。
太清宫骊山华岳南山广惠公岩谷湫凤翔启圣宫邠州要册湫。
宜各差官祷谢。
其诸道应有祠庙禁于祀典。
及先圣灵迹。
各委长吏差官精诚启告。
凡关百姓安危。
风土利病。
俾其苏息。
切在抚绥。
讹弊既多。
固难遍举。
仰所在长吏审详利害。
一一条奏。
所冀凋残。
渐成完辑。
勿辜委遇。
副我忧勤。
于戏。
朕为人君父。
累属乱离。
一发言未尝不兢忧。
一举足未尝不愧悼。
徒思罪己。
安敢尤人。
中外臣寮。
宜悉朕意。
第三启 唐 · 罗衮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八
某启。
伏以记事之官。
显司存于戴礼
侍臣之职。
正号位于隋朝
自古不轻。
方今为(一作尤)重。
岂期幽介。
遽获忝尘。
此乃某官道著吁谟。
情敦片善。
偃彼小人之草。
列诸君子之林。
遂令补衮掖垣
仍叨笔削。
珥貂仙室。
更践清华。
得不上报鸿恩。
旁酬重德。
日月简编之效。
敢怠于季(一作学)终。
雪霜之心。
伫彰于岁晚。
荣惧感奋。
不任下情。
诏答沈炯 陈朝 · 陈茜
 出处:全陈文卷二
省表具怀。
卿誉驰咸雒,情深宛沛,日者理切倚门,言归异域,复牵时役,遂乖侍养,虽周生之思,每欲弃官,戴礼垂文,得遗从政
前朝光宅四海,劬劳万机,以卿才为独步,联居专席,方深委任,屡屈情礼。
朕嗣奉洪基,思弘景业,顾兹寡薄,兼缠哀疚,实赖贤哲,同致雍熙,岂便释简南闱,解绂东路?
当令冯亲入舍,荀母从官,用睹朝荣,不亏家礼。
寻敕所司迎尊累,使卿公私得所,并无废也(《陈书·沈炯传》)
明堂议 隋末唐初 · 颜师古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七
窃以明堂之制。爰自古昔。
求诸简牍。全文莫睹。
起自黄帝。降及唐虞。
弥历夏殷。迄于周代
各立名号。别创规模。
众说舛驳。互执所见。
钜儒硕学。莫有详通。
斐然成章。不知裁断。
究其指要。实布政之宫也。
徒以战国从横。典籍废弃。
暴秦酷烈。经礼湮亡。
今之所存。传记杂说。
用为准的。理实芜昧
然周书之叙明堂。记其四面。
则有应库雉门。据此一堂。
固是王者之常居耳。其青阳总章
元堂太庙。及左个右个。
与月令四时之次相同。则路寝之义。
足为隐括。又云王居明堂之篇。
载带以弓韣。于祠高禖下。
九门磔禳。禦止疾疫。
置梁除道。以利农夫。
令国为酒。以合三族。
凡此等事。皆合月令之文。
观其所班。皆在路寝者也。
戴礼。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
天子负斧扆。南乡而立。
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
周官又云。周人明堂。
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
堂一筵。据其制度。
即太寝也。尸子亦曰。
黄帝合宫有虞氏总章
殷曰阳馆。周曰明堂。
斯皆路寝之徵。知非别处。
大戴所说。初有近郊之言。
后称文王之庙。进退无据
自为矛盾。原夫负扆受朝。
常居出令。既在皋库之内。
亦何云于郊野哉。孝经传曰。
在国之阳。又无里数。
汉武有怀创造。广集搢绅。
言论纷纷。终以不定。
乃立于汶水之上。而宗祀焉。
明其不拘远近。无择方面。
孝成之代。表行城南。
虽有其文。厥功靡立。
平帝元始四年。大议营起。
孔牢等乃以为明堂辟雍大学。其实一也。
而有三名。金袖等又称经传无明文
不能分别同异。中兴之后。
蔡邕作论。复云明堂太庙。
一物二名。郑元则曰。
在国之阳。三里之外。
淳于澄又云。三里之外。
七里之内。景已之地。
颖容释例亦曰。明堂太庙。
凡有七名。其体一也。
苟立同异。竞为巧说。
并出自胸怀。曾无师祖。
审夫功成作乐。治定制礼。
草创从宜。质文递变。
旌旗冠冕。古今不同。
律度权衡。前后莫一。
随时之义。断可知矣。
圣上大启崇基。光膺宝运。
功高开辟之后。德迈邃古之初。
凤纪龙官。譬畎浍于溟渤。
随山鍊石。惭培塿于方壶。
大乐与天地同和。岂奏曩时之韶夏。
大礼与天地同节。宁踵前代之胶庠。
天纵多能。睿哲宏览。
总五行之秀气。抱六义之菁华。
秩宗茂典。皆取必于宸极。
共工妙术。咸禀训于深衷。
隐显无违。洪纤必应。
百神受职。万物斯睹。
将建明堂。爰降丝綍。
规矩之度。久已蓄于圣怀。
远近之宜。实不惑于佥议。
假如姬旦旧章。犹当择其可否。
宣尼彝则。尚或补其阙漏。
况乎郑氏臆说。淳于謏闻。
匪异守株。何殊胶柱。
昔汉谨封禅。博召诸生
则乖戾多端。事乃依违累载。
惟倪宽先觉。献奏昌言。
独断之于天子。于是制诏始下。
决策施行。绍列辟之鸿明。
成天下之壮观。今既时和岁稔。
俗阜萌安。兆庶子来。
钩绳庀具。揆景置臬。
良其会也。愚谓不出墉雉。
迩接宫闼。实允事宜。
谅无所惑。但当上遵天时。
奉德音。作皇代之典彝。
永贻则于来叶。区区碎议。
皆可略而不论。悠悠常谈。
不足循其轨辙。谨议。
姚叔子冠婚 明 · 林熙春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英物翩翩七尺躯,争看章甫上头颅。
鲁书故业推桥梓,戴礼新翻正卷舒。
射雀当年成倚玉,乘龙今日喜充闾。
尧天沩汭心星合,罗网弘开好佩鱼。
送蔡海洲兄赋南宫 明 · 林熙春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久抱明珠懒暗投,宁甘竹箭赋扬州
家传戴礼推高足,昆季韩江并出头。
向自汗驹迟一顾,今从老骥始相售。
壮猷尚拔燕山帜,侧席烦君借箸筹。
皇太子白龙见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七
臣某言。伏见某官等奏称。
某月日玉山西南王谷上有白龙见。臣闻天地和平。
圣人所以乘九五。帝王符命。
神物所以寤黎蒸。粤若皇家。
既高居而远望。于惟史阁。
亦舒图而负玺。服星辰之冕衮。
彩夺华虫。建日月之旂常。
文腾翠凤。出东方而据木。
天下知春。临北荒而衔火。
容光是烛。风雨顺。
阴阳和。五谷登。
百宝用。岂孙氏所谓出入应命。
上下以时。无道则处。
有圣则见矣。大火中星。
长风季月。详乎戴礼
帝喾乘龙之时。校以河图。
是黄轩梦龙之晦。裁金别宇。
挻玉名区。宫模抗殿之基。
山接陵阳之路。翩翩素翼。
矫矫白鳞。异彩霜封。
风姿雪澡。徵邺城之故事。
若下神祠。探吴郡之遗尘。
疑过象穴。臣闻感通之效。
人事可寻。嘉瑞之来。
天心易察。地称王谷。
先题王者之名。壤号玉山
实兆南山之固。天皇以帝出乎震。
自天钟有德之期。天后以致养乎坤。
承天得西南之位。披图按谍。
影响合符。汉朝之出在上封。
特其小者。晋国之来从京兆
曾何足云。唯我后能得之。
固前王所不逮。方使见龙于甸。
一人系年月之书。岂直囿龙于池。
百姓为朝夕之观而已。臣业谢温文。
观闻绝瑞。虽四灵为畜。
未足以舞之蹈之。而万国欢心。
敢忘于美矣盛矣。不胜凫藻之至。
对毁坏压死判(乙有所毁坏而误死人科其备虑不谨诉合所由不伏) 唐 · 梁乘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八
奚有建立。洎乎崩坏。
必慎伤人。无致害物。
何哉主者。会不任能。
顾彼匠人。岂因何巧。
既无备虑。且乏周防
遂昧立身。果贻误杀。
事殊隙坏。物异榱崩。
将压有契于国侨。不吊遂符于戴礼
况造作之与毁坏。匠人之与主司
著皋繇之书。合以所由为罪。
且人谁无死。痛其不终。
宜用明刑。以慰幽壤。
对毁坏压死判(乙有所毁坏而误死人科其备虑不谨诉合所由为罪) 唐 · 崔殷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六
九州既涤。是资筑护。
庶役斯起。于以僝工。
俾湍悍不生。而安居作乂。
彼已之乙。谓为何人。
率作而毁。岂增修而蒇事。
坏乃致害。仍推过于所由。
言则饰文。虑实无备。
然压溺不吊。酌戴礼而何伤。
而杀人者死。在萧章而难忘。
论以故伤。阙则是减。
称其误杀。科其不应。
尔徒有词。吾从丕弊。
黄目樽赋(以礼尚治情酌中形外为韵) 中唐 · 李程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二
彝器之美。
黄目是尚。
黄者取黄理而中孚。
目者象清明而外畅。
戴礼而有谓。
懿周人之是创。
将表敬于宗祧。
必荐馨于郁鬯。
爰设嘉名。
是用饰情。
彼因外而有制。
犹自中而立诚。
酌于心终有假于圭瓒。
象乎目难取比于兕觥。
必因尊彝。
爰佐齐醍。
以明大享之品物。
以助诸侯之孝悌。
故以目而为名。
因酒而成礼。
尔其克修祀典。
遐本淳风。
将抔饮而体异。
等牺尊而义同。
殷荐有恒。
守笾豆之列。
备用何所。
在宗庙之中。
追述作之深旨。
谅昭明而有融
用当其无。
物不为薄。
齐纳金而饮酎。
等用以明酌。
挹而未竭。
故不惭于金罍。
执而不挥。
宁有愧于玉爵。
立制有经。
创意图形。
洁以新樽。
冀精诚之可达。
歆于明德。
知黍稷之非馨。
其象也则小。
取喻也斯大。
虽斟酌在中。
必仪形于外。
嘉其不泛不滥。
可继可传。
罔施丹艧。
徒假雕镌。
巨同乎卮。
信乎美而无当。
岂比乎斗。
则有象而在天。
徒虚无以为说。
非洁芳以告虔。
甚矣哉。
前王之创物。
俾后代之相沿。
南渎大江广源公庙记 唐 · 李景让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三
戴礼有之曰。
五岳视三公
四渎视诸侯。
古之于岳渎尚矣。
在昔夏后氏随山浚川
以画九州。
华阳黑水
界我庸蜀。
剑阁之阳。
益都饶焉。
岷山导江
东别为沱。
禹绩也。
渎者。
曰江曰河曰淮曰济。
导积石桐柏沇水。
凡四流。
皆发源注海者也。
唐天宝六载
开元神武皇帝封南渎为广源公
其三者亚焉。
漰沛滈汗。
自峡奔荆。
且北且东。
百川会同。
爰及吴楚。
万里归海。
水府怪神。
非江不安。
水物族生。
非江不全。
海门二山。
送我为沧。
由岷激沲。
远迈无壅。
斯所谓祇上天而被下土。
南渎之为大也壮矣。
开元皇帝古礼是式。
诏曰。
夏四月
肇辰迎气。
太守其率祭官祀南渎于益州
设玉筐及洗樽罍簠簋。
既举幂初献。
祝进神。
左右跪扬我词。
其文曰。
维某年岁次月朔□子嗣天子遣某官某昭告于南渎大江
惟神包总大川
朝宗于海。
功昭润化。
德表灵长。
今因夏首
用率常典。
敬以玉帛牺牲粢盛庶品。
明荐于神。
尚飨。
至于今不衰。
诏之岁岁直丁亥
迨及戊寅大中十二年
合一百一十有二岁。
五月朔辛酉日甲戌
景让承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诏。
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成都蜀西川
五日戊寅
复加检校尚书右仆射
其他如故。
凡再命。
皆以兼御史大夫宠焉。
秋七月庚午
乘辂至止。
遂谒渎庙。
惟神盛烈。
金石刻
他所必见。
于斯阙耶。
惟神奉大禹之休。
蚕丛鱼凫望帝之勋。
开明之没玉垒。
李冰之穿二江。
嘉而保之。
沃此黎首。
水旱不作。
于今赖之。
赫哉成功。
其可默耶。
乃作铭曰。
滔滔沲江
发自岷山
浪溢流飞。
走峡之荆。
迨及吴楚。
百川以归。
南北东西。
万里汤汤。
电激雷驰。
水府神宅。
鲛人阳侯。
世不可窥。
南渎之功。
载主载张。
阴烈希夷。
上戴大禹
丕承我唐。
开元其期。
先主不容。
天绝刘宗。
匪渎殆而。
洸洸孔明
鞠躬堕星。
匪渎不悲。
念此下民。
于万斯年。
九谷繁滋。
我来守土。
敬扬神休。
以琢丰碑。
三月二日晟生朝赋诗 元末明初 · 陶安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上巳前一日,生辰愿百龄。
乾坤幸赋质,昼夜必研经。
戴礼承高躅,韩文挹远馨。
分阴尤可惜,修业寄幽庭。
对士祭判(为士杀犬豕或人告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不身践诉云有故准礼不坐) 唐 · 曹诜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五十
礼标宁俭。士有等威。
苟不体于牲牢。则无仪于享祭。
惟乙命士。克由旧章。
入户僾然。感四时而展敬。
祭神如在。瞻一庙以式思。
告全将启其血毛。备物乃利于犬豕。
戴礼而不忒。岂吕刑而可加。
或人何斯。居然昧识。
好生轸宪。徒有效于爱羊。
速讼不稽。宁无惭于相鼠。
虽庖厨可远。身践则诚爽至仁。
而蠲洁在躬。亲割乃允孚主敬。
称以有故。于何议刑。
荥阳端午谢赐物状847年6月14日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三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右。
中使某至。
奉宣恩旨。
赐臣端午紫衣一副。
百索一轴。
银器二事。
大将衣三副。
并赐臣手诏一通者。
伏以五神定位。
祝融司长养之功。
六律钧和。
蕤宾有酬酢之义。
节推戴礼
日著汉仪。
彼艾人远具于岁时。
角黍近标于风土。
乃耆旧传闻之末。
亦君亲庆赐之原。
伏惟皇帝陛下克协乐章。
允符时训。
恩沾近戚。
惠浃元寮。
臣守介蛮圻。
程遥凤阙。
敢希瘴峤。
特降乾文。
轻缟染衣。
真金备器。
海绡掩丽。
渠碗藏珍
拜受若惊。
跪捧如失。
常衣国侨之纻。
被服多惭。
久携颜氏之瓢。
捧持未惯。
当昼而不假文扇。
向日而惟宜饮冰。
况又将以䌽丝。
萦诸画轴。
用禳故㤅。
兼续修龄。
爰自微臣。
颇流诸校。
鞠躬被宠。
全踰锡带之荣。
睹物传辉。
实动请缨之思。
唯当仰成帝力。
粗举藩条。
誓相率于明时。
庶同登于寿域。
臣与大将等无任望阙感恩抃舞屏营之至。
著存堂 明初 · 王汝玉
高堂已寂寞,居处若平生。
结念承欢日,疑闻謦咳声。
况兹承祀事,芳香既云升。
中心致爱悫,洋洋俨居歆。
孰谓逝者远,格思在精诚。
著存记戴礼,端切孝子情。
王长史八十二寿诗 明 · 林大春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戴礼名家旧,王门上客题。
辞归非楚穆,寿考似磻溪。
山静卿云起,江空山仗齐。
諠传迎汉诏,今过董胶西
奉和吴太守寄赠老父及锡二诗太守吴石山先生相别二十年壬午秋忽辱寄诗不忘老父以及于锡京邸暇日慨然有怀次韵代柬) 其二 明 · 符锡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名公为政记当年,老骥长驱不受鞭。
破柱摘奸风力在,伐棠遗爱口碑传。
郡符脱略还开径,戴礼精深晚事笺。
谁念疏庸老门士,青袍犹自映华颠(公有书云近注三礼未暇)